市人大常委会 潘国红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鲜明回答了改革开放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也指出了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和力量源泉。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澎湃前行。回望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人民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为人民谋幸福”理念始终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放射着夺目光芒。40年后的今天,我们仍应不忘初心和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大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人大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当家作主。各级人大必须始终恪守权力的民本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切实履行职责,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
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让发展活力充分迸发,让社会财富竞相涌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改革开放最本原的初心,也是新时代人大履职的使命所在。人大履职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彻到全部实践活动之中,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民之亟需、民之所望作为履职所向,做到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人大履职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将生产力发展水平作为人民幸福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城乡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营商环境优化等议题履职行权,监督和支持政府突出经济建设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围绕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监督,推动政府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生活更宽裕、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心、更有尊严,使人民幸福实现由点到面、由量到质的不断提升。
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坚持人民的受益者地位。以人民利益最大化、实现人民受益者地位作为人大履职成效的最终判断标准,始终把目光聚焦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上,聚焦在群众的呼声、渴望和期盼上。想问题、作决定、办事情,首先想一想群众在期盼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分享主体,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大履职要坚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的衡量标准,将公平正义原则贯彻于立法、监督、决定和任免等履职实践中,大力推进民生公共品供给均等化,提高基本民生服务能力和共享水平,构建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制度和公共政策体系。加强对计划、预算的监督,督促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钱袋子”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上来。关注困难群众、社会弱势群体,保障低收入人群等一些特殊群体的权益,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民主参与是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完善法治保障,确保人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真实具体、有效管用的民主权利”。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当家作主所拥有的权利与权力,勇于担负起保障和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政治责任和法律义务,进一步彰显人民在国家政权运作中的主体地位。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拓宽人民参与人大工作的渠道和平台,及时充分回应社会关切,使每一个重大事项决定都能最大限度地贴近民意、集中民智,每一次监督活动都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大力推动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常态化,搭建“人大——人大代表——人民群众”联系通道,使民声、民情、民意、民智通过正当途径进入公共决策,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履职担当积极作为。毋庸讳言,当前人大制度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它的实现形式、运作机制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还存在履职不充分不到位、实效性不强问题,人大的权力和权威与制度文本所阐释的职权、地位仍有较大差距。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要始终把准人大履职的政治定位和法律定位,秉承“赶考”之心,把岗位当“考场”,以人民为“考官”,强化“不履职就是失职,履职不到位也是失职”的意识,切实代表人民行使好人大权力,把权力行使转化成为人民谋幸福的磅礴力量。为人民谋幸福,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要落实到人大具体实在的履职实践中。要提升“朝气、锐气、正气”,克服工作不紧不慢、得过且过的“二线”思维,永葆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决心和勇气,快节奏高效率推进各项工作。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一线,在问政于民中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在问需于民中解决好人民群众诉求。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价值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样的效果转变,做到说实话报实情,重实际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以此彰显人大制度优势和功效,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