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前七个月完成进场交易总额97.21亿元,节约资金4.45亿元——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优化营商环境出实招见实效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8-22 字体:[ ]

昨日,记者从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1至7月,该中心共完成进场交易项目444个,交易总额97.21亿元,节约资金4.45亿元。

今年以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破除隐性壁垒到构建智慧监管体系,从全面推行“不见面交易”到深化跨区域协同,持续深耕营商环境优化,聚焦惠企利企,完善统一规范、竞争有序、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以更优质的营商“沃土”,为经营主体注入发展活力,为海门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全链条护航

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

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围绕进场交易关键环节“靶向施治”,梳理出工程建设、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多个“前延”服务事项,组建交易“前延”服务团队,构建“首席咨询师”负责制,紧扣重大项目招标需求,形成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进度清单,推出“标前精准导航、标中全程见证、标后闭环回访”的全链条“前延”服务,实现从项目受理、公告文件发布、场地预约、评审专家抽取、组织开评标活动、合同签订等进场交易全程“跟踪”服务“实时在线”,打造重大项目招投标竞速与提质“双引擎”。

根据2025年度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服务计划,中心实时掌握项目可研、立项、投资控制等节点推进情况,今年已完成北京路西延工程、东洲水处理公司一二期提标升级工程、证大中学扩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招标工作,总控制价21.21亿元,总交易额17.82亿元,节支率15.98%。

打好组合拳

营商环境优化“再提质”

今年以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锚定“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廉洁”目标,打出一套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以改革创新与服务升级持续激发市场活力。

中心创新实施“问需式”服务,快速受理、专人对接,综合运用“线上办”“一次办”“限时办”等服务举措,帮助交易各方主体厘清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材料、缩短办理时限,为项目顺利交易纾阻提速。 聚焦惠企助企,多措并举节约交易成本,今年以来,持续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超3.9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性循环发展空间。

同时,中心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着力打通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以“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为核心要素的电子化交易服务体系,不断拓展远程合作“朋友圈”。今年,已完成5个跨市政府采购远程异地评标副场评标项目、15个工程建设远程异地评标主场评标项目和11个副场评标项目,合作地区涉及镇江、苏州、扬州、无锡等地。

提升服务质效

限额以下交易“全规范”

自2024年年底我区限额以下公共资源智慧交易及一体化监管平台试运行以来,今年,中心进一步优化完善“不见面”开标、“智能评审”、“全流程电子存档”等多项平台系统功能,全区限额以下项目100%进场交易,做到“平台之外无交易”。今年以来共完成877个交易项目,交易额1.48亿元,节约资金0.44亿元,节支率23%。同时,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举措提升平台规范化水平,完善招标文件模板,统一交易文书格式,优化招标主体体验,有效提升招标人满意度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