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亮剑+增殖放流
海门筑牢海洋生态屏障
昨日,2025海门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在海门港经济开发区2号港池海润达码头举行。
当天,10万尾全长5厘米以上的半滑舌鳎和3万尾半滑舌鳎标志鱼经现场验收合格后,顺着滑道进入水中。这些鱼苗不仅规格达标、活力充沛,其中的标志鱼更将为后续生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一尾尾鱼苗融入大海,既是对围填海区域生态的“补偿”,更能通过鱼类的栖息、摄食等行为,助力改善海域水质、促进食物链重建,为海洋生态系统注入新动能,推动围填海区域生态功能逐步恢复。
7月以来,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局联动海警工作站等部门,通过海域全方位巡查,重点排查非法捕捞、违规排污、非法占用海域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通过“陆域监管+海上巡查”的立体联动模式,形成执法震慑力,为蛎岈山海域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打出“组合拳”,以联合执法筑牢防线,以科学修复激活生态,全力守护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的碧海银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