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海门司法“智治善治”有新手段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3 字体:[ ]

昨日,记者在海门城区一家机动车检测企业看到,大门醒目位置张贴着“执法有度·企码无忧”监督二维码。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他们通过扫码发起“邀约式”检查申请,海门区司法局后台受理后移送海门生态环境局办理,上门开展“体检式”帮扶,一次性解决了检测流程不规范、数据传输异常等多项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二维码,构建起了政企双向互动的新机制。

去年以来,海门区司法局建立“执法有度·企码无忧”行政执法监督码机制,推行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实现执法检查全程数字化管理,全区1331家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同时,全面推广应用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全区行政执法机关认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672项,覆盖企业192家。截至目前,涉企行政检查次数同比下降41.1%,执法效率与企业满意度实现双提升。

今年以来,区司法局以科技创新驱动法治建设,在执法监督、法律服务、复议改革等领域形成多个数字化改革样本,走出了一条“智治善治”的基层法治新路径。今年,全省首个行政复议智能助手“复e通”在海门正式上线。该系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数字化智库平台”,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50%,文书制作效率提升90%,类案检索效率提升95%。在近期处理的某工伤案件中,系统自动匹配类似案例32件,智能生成法律意见书只用了15分钟。

“没想到在埃及也能申请法律援助!”农民工龚某通过“法润江海e服务”小程序,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劳务合同纠纷案件的远程立案。这种打破时空限制的智慧服务,正在海门公共法律服务领域全面铺开。在社区矫正领域,定位终端与智慧矫正系统实现数据联通,形成“电子围栏+轨迹分析”的双重防线。截至目前,海门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保持为零。